首页 > 目的地指南 > 游记攻略 > 正文

缤纷里昂

创建时间:2012-06-08
关键词:法国 里昂

没有去里昂之前,苦心寻找出的各类介绍资料丝毫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概念。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仍仅仅停滞于著名的里昂纺织工人大罢工发生地,以及法甲冠军里昂队而已。从戴高乐机场乘坐TGV区区不过2个小时,我就已经从车窗之外看到了高大的里昂银行大楼。和之后到访的法国其他城市相比,里昂的色彩是眩目的:湛蓝色的天空,红色屋顶的楼群,穿城而过的隆河和索恩河上绿色的河水以及遍布城市大街小巷之中的各色花朵。整个城市就象被染坊里的色彩粉刷过一般。

  

   在里昂我住在来法国求学一年多的师兄那里,他的家在索恩河左岸的富尔敏丘上,整个这片地区全部被联合国划定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区。房东的房子是所祖宅,建造年头实在久远,班驳的墙壁上甚至可以寻找到古罗马人刻在上面的文字。高大的房子大概建于十四、五世纪的时候,没有任何钢筋水泥的结构,完全是用整块整块的石头垒砌而成。在户外炎炎的夏日阳光之下暴晒过之后,推开厚重的大门回到房子里,感觉就象一道大门隔开了两个季节:没有空调,但是户内却凉爽万分,让人不由对几百年前的古人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产生几许景仰之情。在这样的文物级的宅地里居住实在是让人兴奋的,几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代人曾经在这个屋檐下生活过:高卢人,古罗马人,法国人,而今老宅里又迎来的是两个来自遥远中国的年轻人。

  

   其实我们所居住的这一整片地区,大部分都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高大的建筑。错落有秩的居民区里遍布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出门过了一条窄窄的小马路,穿过一道门廊,便是一座古罗马时代的小礼拜堂的遗址,是建筑时无意中发现的。经过一翻整理和发掘,便按照发现时的原貌保护了下来。残存的墙壁上遍布的青苔,地砖里长出了野花,坐落在居民区的中间,倒更像这里的小公园。不远的高坡上,还有一座更大的用于祭祀的宏伟建筑,不过年代实在太过久远,只留下了几根柱子无声的凝望着山丘之下的里昂新城,让人遐想公元前几百年时这里曾有过的辉煌。保存至今的古罗马剧场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接连数日的一个欧洲系列的音乐会这几天在这里举行,摇滚乐,电子乐,传统的歌剧和交响乐每天都回响在古老的剧场里,这里音乐绵延了两千年,改变恐怕仅仅是坐在这里欣赏艺术的人们。富尔敏丘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从公元前法国人的祖先高卢人在这里建立首都开始,两千年的历史遗迹浓缩在了这个小山丘上。从古罗马的建筑到欧洲传教士建立的第一座教堂,几乎是里昂地标建筑、建于1872年的里昂富尔敏基督堂,还有邓小平留法勤工俭学时就读的大学,全被空间压缩在了这区区几平方公里的地方。

  

   富尔敏丘下,索恩河左岸是老里昂,是号称全欧洲除了佛罗伦萨外保留文艺复兴时期风貌的最好的地方。在老城区入口的一处路面上,用石头拼制而成了旧城各著名景点的示意图。旁边还用世界各种主要文字写的“欢迎来里昂老城”字样。曲曲折折的老街从15世纪至今就未曾有过改变。老城的中心是St-Jean大主教教堂,教堂建于12世纪,是里昂教区的主教堂。正面看感觉很象澳门的大三巴牌坊,但是经过几百年的重修和改建,整个教堂已经融合了从罗马式到歌特式的各种建筑风格。日暮时分,坐在教堂大厅里,看着透过彩色玻璃泄进的夕阳余辉,听到从16世纪建成的钟塔里飘出的当当的钟声时,一种肃穆之情油然而至。建筑的本身也象一部交响乐,它引导内心迸发出共鸣,仿佛上帝真的隔着高大的穹顶,俯瞰体恤着芸芸众生。

  

   旅游的手册中,但凡介绍老里昂的章节就会频频出现一个词:traboules。我没有在英文的词典中找的到,不太确认这是不是一个法语单词。实际上就是指老城区建筑下方的一些窄窄的通道。这些通道蜿蜒曲折穿过了古老的房屋,然后连接着两侧的街道。据说最早是为了方便织工运送布匹安全便捷地横穿整个老城而专门设计的,现如今却成为游走在不大的老城里探古寻幽地最佳路径。触摸着刻在墙壁上的罗马文字,亦或逗逗在天井之下懒懒晒太阳的大狗,空气中弥漫着蒜香面包和奶酪的气息,仿佛回到了悠远的中世纪。悠闲的从traboules穿出,重又回到了熙熙攘攘的另一条大街之上,才发现宁静与喧闹其实就是几步之遥。然后,从前面的另一个traboules拐进,几分钟后就又回到起初出发的街道上。先前见到的手提着满是棍式面包菜蓝的那位法国老妈妈,依旧慢慢走在着我的面前。老城里房屋的色调让我十分着迷,青色的墙壁,红色的屋顶,家家户户窗前各色斑斓的花朵。徜徉在这里,时间似乎被拉长的失去了弹性,同眩目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感觉自己好象被卷进了一个时空的旋涡中,不能自拔,只能沿着老城并行的两条老街和着时空的节奏穿行。

  

   隆河和索恩河之间的半岛是里昂的城市中心区。而贝尔克广场则是里昂的心脏。路易十四世骑马的塑像立于广场之上,遥望着远处富尔敏丘之上的白色教堂。由于太阳王的形象在里昂人心中的太过深刻,当地的民谚都有“见面只在路易坐骑尾巴之下”的说法。从广场发散出去的街道是全里昂最繁华的商业区。全世界最为顶级的品牌店这里都可以一一找到。周日的正午时分,我们走在商业大道上,却见不到一个人。很多店铺居然也大门禁闭。师兄解释说,目前是法国的度假时期,休假对于法国人来讲重要性甚至高于工作。大部分人居家驱车去了蓝色海岸尽情放松,目的就是为了假期能有更加充沛的精力重新投入工作。

  

   早晨八点,师兄就拉我出发去隆河边的早市场看看传统法国人的生活。这边的早市和国内的没有什么过多的区别。新鲜的番茄、黄瓜还带着露水,还些不大认识的蔬菜摆满了货架。小贩们并不吆喝,只是微笑着一边帮着顾客挑选蔬菜,一边似乎聊着家常,音乐一样悦耳的法语便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里昂人喜欢花,买花的花车似乎也更加乐于被人眷顾。人们带着一束束鲜花离去,恐怕带走的还有一天的好心情吧。新烤制的面包、奶酪的气息、猪肉火腿的味道充满了整个河岸上的市场里,每个人都沉浸在这香气里,面带着微笑却丝毫不在意市场里拥挤的人群,以及前面人因选购物品而放慢的脚步。里昂人新的一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里昂的夜色是不容错过的。”《旅游手册》中如是说。在富尔敏丘顶,一个法国朋友家顶楼的阳台上,远远望着里昂傍晚时分的全景,看着城市慢慢笼罩在橙色的灯光中,看着天空慢慢的暗淡下来,心也就随之慢慢地平静下来。全城有一百多个大小建筑都有专门的灯照射着,站在阳台,辨别着那些和白天完全色彩不同的建筑,如同观看一幅反差极其强烈的现代画颠覆着我在白天留下的印象。

  

   子夜时分,我们又回到了老里昂。在昏黄的老式街灯下,走在石板路上,更加能够感受到这里的古老。实在出乎我预想的是老街上的人似乎比白天更加的多。里昂人更加愿意在这个时候开始享受晚餐。街边的餐厅纷纷把餐桌摆上了小街,锃亮的餐具整齐的摆放在客人面前。侍者整洁的着装,有条不紊地上菜倒酒,穿行于各桌之间。虽然已经是半夜,但是开胃菜,主菜,甜品,水果,葡萄酒每一个环节都并不缺少,一丝不苟的服务和美味的各种菜其实都是法国美食文化的组成。

  

   隆河边,我和师兄享受着下午的阳光。一阵悠扬的鼓声和着歌声传了过来。我寻声望去,几个黑人正在岸堤上且歌且舞。让我吃惊的是,乐器居然只是一个原来装油漆的铁皮桶。敲桶的人就是只用双手敲击,但是发出的节奏之丰富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我无法想象一个铁皮桶居然可以发出如此让我着迷的声音。十几分钟里,我一直沉迷其中,被这几个黑人的音乐所深深折服。师兄跟我解释说,其实这边很多街头的艺人都是才华横溢的,他们的艺术水平有的比国内的艺术家还要高超。里昂其实和巴黎一样,也是一座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城市,而且不仅仅是街头的音乐。为了证明,他带领我去了8区的一处房前,巨大的6层楼房的一整面墙是一幅巨画,一个人的肖像占据了画的主要部分,他眺望远方,目光里充满了凝重,孤独的注视墙外极目之处。站在这样的作品之下,我只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当红色的TGV拖离我离开了里昂时,我一眼不眨地回望着退去的城市,直到富尔敏丘上洁白的基督教堂彻底消失在我的视野之中。旅途中,一闭上眼,就是那色彩斑斓的城市,耳畔依旧回响着隆河边的鼓声。2002年的夏天,美丽的里昂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更多 相关游记攻略
更多 旅游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