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随着那首《卡萨布兰卡》走进了我的脑海,随经典影片《北非谍影》而更加深刻。殊不知,在这个非洲大陆的西北角,还有那一望无垠的撒哈拉沙漠。派往摩洛哥工作已经有段时间,一直没有游览这个早已熟悉的城市---马拉喀什,今日终于得空,与同事一起,走进马拉喀什……
摩洛哥历史古城马拉喀什,是全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区政治中心。它位于国境南部,北距首都拉巴特320公里,东距峰顶终年积雪的大阿特拉斯山50公里,虽然地处沙漠边缘,但气候温和,林木葱郁,花果繁茂,以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幽静的园林驰名于世,被誉为“摩洛哥南部明珠”. 马拉喀什在中世纪时曾两度为摩洛哥王朝的都城。在阿拉伯语里,“马拉喀什”意为“红颜色的”,其原因是当年的城墙采用赭红色岩石砌成,迄今基本保存完好。我们驱车沿着旧城区红色城墙漫步,眼前所出现的景象仿佛让人又回到那遥远的中世纪时代。城区东部的阿盖达尔橄榄园,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园长3.2公里,宽1.5公里,是马拉喀什众多园林中最大的,漫步其间里面橄榄树茂密,一望无际,还有小型柑桔园和杏园,园内有巨大的蓄水池,水质透明,清澈见底,是经过暗渠引来的阿特拉斯山上的雪水,是用来浇灌园林的。这种朴素的自然美景需要静心的去享受,在这里呼吸透着芳香的新鲜空气,看着满眼帘的盎然绿意,可以驱走尘世的浮躁,感受生命的恬静。
离开园林直奔城郊的阿特拉斯山,据说此峰峰顶终年积雪,是无限幽静美丽的银白世界,可是遗憾的是,我们没能看见积雪;只见山腰林木青苍,古树、幼苗交错生长,犹如一片闪着绿色光芒的海;山脚绿草无边无沿,仿佛一幅巨大无比的绿色地毯,散落在上面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好像为地毯点缀的图案。我们顺着溪涧的流水找到了山泉的源头,喷涌而下的山泉在阿特拉斯山间形成的瀑布,似白练从山上飞落而下,轻盈无声,像飞天撒向人间的洁白花朵,秀美无比。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脱鞋挽库下到水中要去抚摩一下瀑布,喝上一口清泉。我也即兴品了阿特拉斯的甘冽清泉。在于同事们合影之后,把这泉山美景装入脑海中欣然下山。来到马拉喀什着名的Djemaa el- Fna广场是不得不去的,在一些当地人眼中没有到马拉喀什等于没有到摩洛哥,而没有到Djemaa el-Fna广场就等于没有来过马拉喀什。
Djemaa el- Fna广场是最繁华的地方,我们到达广场是下午的四点种,可以看到许多游客和当地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广场上,在人群围起的一个个圆圈里,除歌舞表演外,还有惊险绝伦的杂技,扣人心弦的耍蛇,说书人讲的娓娓动听的故事……精采的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喝采声,热闹非凡。广场附近,街巷交错,房屋密集,摊铺林立,货物充足,到处是头缠白巾、身穿长袍的阿拉伯人,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烤羊肉、烙面饼的香味,露天饭铺、小吃店布满街头,一流的Babouches(摩洛哥传统拖鞋)和质量上等的jellaba(摩洛哥传统服饰),它按照服饰、皮革制品、地毯、鞋帽分成个各个购物区,沿着小街走得多么小心谨慎,也仍然会迷路。人山人海,熙来攘往,狭窄的街巷显得异常拥挤,完全是一派中世纪的繁华市面风貌。当地人说从日出到深夜,Djemaa el-Fna是不眠的,印度的舞蛇人、出售香料茶叶的阿拉伯人、讲故事和算命的摩洛哥老人,各种卖艺的表演,还有数不清的买卖食品、饮料、服饰、地毯、摆设、皮革、手工艺品小摊位将这里构成了一个大舞台,它就像香港的兰桂坊、上海的新天地一样,因为有Djemaa el- Fna,马拉喀什有了无穷的生命力。
初到这个离祖国遥远的国度,满眼都是那种荒凉景色。时间流逝,自己已经融入到这个国家,通过我们国人的双手,在这个荒凉的土地上,建设起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改变着这里的生活。坐在回去的车里,思想也在随车颠簸,在这个美丽古老的国度里必将深深的烙下CHINA-CBMI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