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系列第一篇:带着思想去旅游——第一站:邵阳魏源故居
带着思想去旅游——第十站:宁波天一阁
本来,天一阁不在我这次考查的计划之内,但,作为一个读书人,路过宁波而不去看天一阁,那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
住在宁波客运南站附近的一家宾馆,打开新买的宁波地图,竟然发现,这里距天一阁只有三四站的距离。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湿漉漉的,充满着春的气息。
走近天一阁,是一大片古民居。细看起来,却猛然发现,这些古建筑,多是今天的人们重新修建的了,有点大煞风景。
记得1988年,我曾到过的天一阁,那时,周边还都是现代化的建筑。只是一个大院包围着天一阁几栋古屋。可是,今天的环境,却让古屋连成了片,分不清哪一个是正宗的天一阁了。
从一处称作“天一阁书画院”的大门进去,通过一个小角门,走了很远很曲折的小巷子,才到了真正的天一阁正房。搞不懂现代人的思惟,是想扩大面积来弘扬天一阁吗?不过,依在下看来,这和现在商品的过度包装没有什么两样。
真正的天一阁,只是一座歇山式的二层楼房。楼房前是个四方形的小院,院子里有一个水池,水池边上是假山竹石。据说,这是为了一旦书楼失火,可以用池来灭火。天一阁的命名,也是取自易经中的“天一生水”之说,借以水防火的本意,以避免藏书的最大祸患——火灾的发生。
进入天一阁一楼,正中是一尊人物塑像,他,就是天一阁的创始人,明代的兵部右侍郎范钦。范钦,说不清是一个文人出身的武人还是一个武官中的文人,反正,他对书的酷爱,胜过了古往今来的读书人。据说,因为他的书卷气,朝中的权奸们对他都奈何不得。他作官时,多把官俸用来买书,辞官时,几乎把他的所有积蓄全部用来建造这座私人藏书楼了。天一阁,也就成了中国第一私人藏书楼而彪炳中国文化史。
天一阁藏书最多时达十万多卷,其中很多都是善本和孤本。当我登上二楼的藏书室时,看到木架子一函一函的古籍,仿佛至今还散发着书香。
天一阁藏书的条规之悲壮,曾让余秋雨先生大加感慨:藏书不外借、不许外姓人进入藏书楼、家里女人不许登楼。就连藏书的钥匙,也是几房分别保管,有一房不到场,楼门和书橱的门都无法打开。犯了楼规的人,家族不与祭(不准进家族祠堂祭祀祖宗)。
天一阁的藏书,吊足了读书人的胃口。宁波知府的侄女钱绣芸小姐,是一个十足的书痴,为了能上天一阁看书,他竟然求知府叔叔作媒,把自己嫁到范家成为范家的媳妇。但是,因为有严格的家规,她到死也没能登上楼梯半步!
这种苛刻的条规终于在天一阁建成109年时被打破了,1673年,迎来了它的第一个读者,那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是思想家的人格魅力和动荡的时局,冲破了封建宗教式的严规铁律。总之,天一阁,终于回归了藏书目的的本原。
在楼内,我看到一份从1808年到1930年的藏书情况表,1808年,天一阁有书3393种38726卷,到1930年,仅剩962种了。范侍郎想让他的藏书永存于世的梦想到底还是破灭了。这原因不是因为火灾,而是由于人为与人祸。
第一批流出天一阁的图书是因为乾隆皇帝修撰《四库全书》。这位文治武功达到“十全十美”的皇帝,要把古今图书搜全,下诏江南藏书家们献书,于是,作为臣民的范氏后人,在皇权的压力下,不得不向朝廷进呈珍贵古籍,结果,600种藏书有去无回。虽然,范家因此多次得到皇帝的褒奖,但,随着满清王朝的没落和后来的战乱,四库全书多次被盗和被毁,600种图书再也无法回归天一阁了。
天一阁藏书流失最严重的一次是1914年民国初期的动荡。在书商的指使下,一个叫薛继渭的江洋大盗,撬开门锁潜入藏书楼。盗贼们采用白天睡觉,晚上动手偷书的办法,按照目录有计划地偷。东墙外的小河上,则有一条小船日夜接应。这次偷窃数量巨大,几乎把天一阁一半珍贵书籍盗走,并渐渐出现在上海的书铺里。于是,我们看到,当文化的载体沦为有价值的商品的时候,就是它的末日到了。
和风细雨过后,我坐在天一阁院子里水池边的石凳上,凝目望着这座古色古香的木楼,它,作为文化的符号,庄严得令人敬畏。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古文献大辞典》的编写工作,其中地理分卷的部分书稿是我撰写的。为了寻找稀见的古书,我曾到北京、长沙、西安、杭州等地的图书馆访书。在北京图书馆看的海内孤本《莎车府志》,原书早已让图书馆深藏起来,让我看的,只是幻灯页,即在一架机器前,像看电影一样看片子;在杭州,我去的是浙江省图书馆,当时坐落在西湖的孤山上,看的是复印本,原书是不会借给你看的。
最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听说,书籍都可以通过扫描成数字版收藏,而读者,坐在家里就可以上网阅读和下载——人们,重视古籍的程度,越来越严格了。人们,再也不用亲手触摸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古籍了。
但是,我们又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社会的治乱,对于古书的保存,实在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考验。当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时期,书籍也会像宠儿一样受到精心的呵护,其身价也会像古董一样水涨船高;而到了社会动荡时期,书籍就会像没妈的孩子一样四散漂零。我想,当初范钦把一册册古书放进天一阁,并定下不尽人情的族规时,也是考虑到这一层的了。
逝者已去,藏书家的良苦用心却与世长存,在天一阁前坐久了,我似乎还可以感受到那份苍凉与悲壮。
(本文系转载,文章及图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