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圣加伦(St.Gallen)的那一天是周六,从火车站前往酒店的路上,觉得街道上的气氛有些莫名的诡异,走着走着突然反应过来了,大街上怎么没有人?
作为圣加伦州的首府和本州最大的城市,圣加伦拥有7.5万的人口,这在瑞士已经算是有规模的城市了。公元7世纪时,爱尔兰传教士加勒斯(Gallus)在今天圣加仑所在位置修建了一座修道院,这座城市由此而兴起。圣加仑修道院(The Convent of St.Gallen)后来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本笃修道院之一。如今,这座修道院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这座千年古城,一直拥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周末的街道上几乎找不到行人,教堂里却挤满了做礼拜的人们。走在这样一座空空荡荡的城市中,更能感受到它的庄严和肃穆。在老城中的小巷中穿行,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仿佛是穿越时空,回到遥远的过去。
当来到圣加伦修道院时,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历史在这里的墙壁上厚重的凝结,古人的智慧在这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9世纪时,圣加伦修道院在院长的主持下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西方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后巴洛克风格的修道院图书馆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地方,所有的人,当走入图书馆的那一刻,就立刻为那繁复精致的洛可可装饰所倾倒,美人惊艳世人,美丽的建筑何尝不是如此。仰望着美丽绝伦的天花板,它简直比璀璨的星空还要迷人。
圣加伦修道院图书馆不仅有外在的风姿,更美在内心。这里存有大量的手稿与古本书,以及修道院与教区档案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件。在这里收藏的10万多本书籍中,有2000本来自中世纪的珍贵手抄本,以9世纪到11世纪的插图手稿与卡洛林时期修道院的平面图以及7世纪到8世纪的爱尔兰手稿最为珍贵。那是怎样繁重的工作啊,厚重如砖头的书籍,逐字逐句的抄录,还有无数精美的彩绘。那已经不再是一本本的书,更是一件件的艺术品。在当时,修道院是知识和智慧的中心,不仅宣传基督教教义与保存研究古代文化典籍,还在农业技术改进及森林与荒地开发方面做出了贡献。
圣加伦古城里,到处可以看到熊的身影。在瑞士和熊有深厚渊源的城市不仅仅是首都伯尔尼,熊同样是圣加伦的城市标志。据说当年修建圣加伦修道院,得到了一只过路熊的帮助,诸如抬木头之类的力气活干了不少,熊与这座城市就此连结在一起。古城的另一道风景线是随处可见的精美凸窗间,争妍斗艳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这些凸窗间过于精致繁琐,维护起来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开支也不小,于是就由政府来买单了。
如果说,圣加伦的古城是在维护美丽,那么一旁的新城区就是在创造美丽。圣加伦的新城区是地区金融中心和办公商务区所在地,成群的现代化高楼看上去略显单调和乏味,在古城的映衬下黯淡无光。为了增加这一地区的吸引力,当地人想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奇招——在这一地区的所有街道地面上,都铺上了红地毯,包括所有的座椅,甚至还有一辆被红毯覆盖的汽车,十足的后现代范儿,呆板的街道焕由此焕发了新的生机。更绝的是,在街区的上空,飘浮着很多气球状的巨型灯具,目的是打造居家的温馨气息。夜晚灯光亮起时,这一街区更是分外的迷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这里流连的市民越来越多了。
不过,此时此刻这样一个晴朗的周末,无论是圣加伦的老城还是新城,都显得空空荡荡,寂寥无声,这到底是唱得哪一出空城计,人们都跑到哪里去了?
在圣加伦城市的一端,是一个绿草如茵的山坡,那里不仅可以俯瞰整座城市,还可以远望与德国交界的博登湖(Bodensee)美景。成群的牛儿在山坡上修养生息,寻觅吃食,与城市的全景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茂密的树林掩映着三个碧绿的池塘(Drei Weieren),空城计的秘密原来在此。池塘里草地上树荫下,密密麻麻全是人,大多数都是清凉上阵,似乎全城的人都集中在此搞一个欢乐派对,快乐的欢叫声此起彼伏。有的人躺着优哉游哉晒着日光浴,有的人成群结队在草地上追逐嬉闹,池塘里更是宛如水上乐园。那种恣意享受的状态,和身心的彻底放松,真是让人羡慕和深受感染。
瑞士人周末是不会待在家中的,绝大多数餐馆和商店都会关门歇业。人们都会选择与自然贴近,登山徒步骑车野营,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圣加伦成为一座空城是必然的。
那一刻我明白了,古城再精致,新城的红地毯再炫,毕竟都是人为的风景,深爱自然的瑞士人,纯天然的绿色草地毯才是他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