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指南 > 广东 > 揭阳
广东 - 揭阳
全部>> 热门景点: 黄岐山 

简介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5°36ˊ至116°37ˊ39",北纬22°53ˊ至23°46ˊ27"。北靠兴梅,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陆地面积5240.5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82公里,沿海岛屿30多个;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

揭阳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素称“鱼米之乡”。

揭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无雪少霜。年平均气温21.4C,平均降水量1723毫米。夏秋间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时因季风活动反常或寒潮侵袭,会出现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温阴雨天气。

揭阳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河流总长1097.5公里,年均径流量62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44.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16.22万千瓦,约占理论蕴藏量的36.2%。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钨、铜、铁、金和甲长石、花岗石、稀土、瓷土等。全市现有森林蓄积量32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9%。植物种类1130多种,其中稀有植物20多种,如乌相、桧树等。珍稀动物15种,如巨蜥(五爪金龙)、大鲵(娃娃鱼)、穿山甲等。

揭阳市是广东省人口较多且较为稠密的地区之一。2006年末总人口为623.95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9%以上,另有极少数的回、满、苗、壮、黎、傣、京等少数民族。

揭阳是全国著名侨乡,港澳台同胞和旅外华侨320多万人,遍居世界各地,还有归侨、侨眷180万人。

揭阳是粤东古邑,历史悠久,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后,于33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成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阳析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10年(公元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l991」84号文)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

揭阳市榕江和练江流域历史上是粤东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外通商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榕江炮台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与东南亚各国通航,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明清时代,手工业、商贸业较发达;民国初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输入,出现了简单机械加工的小五金制品行业、服装加工行业和棉纺织业;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前夕,揭阳经济处于瘫痪状态;1949年10月19日,市区榕城获得解放,从此揭阳各地开始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特别是建市以来,揭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均取得长足的进步。

揭阳地灵人杰,历代贤达志士辈出。宋代高士吴复古、明朝尚书翁万达、满清状元林德庸、直隶总督郑大进等均系揭阳籍名臣重将。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决策会议在流沙召开,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革命先驱到过榕城、流沙、棉湖等地;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的大南山八年游击战争,留下令人缅怀的史绩。

境内居民主要是潮、客两众,民俗独特,民情奇趣,形成了浓郁而富有特色的潮汕文化。揭阳菜属广东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流派,极具岭南文化特色,刀工精巧,焖、炖、煎、炊、炒、清、淋、焗齐备;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色、香、昧、美俱全。民间点心小食品种类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民间艺术方面,则有石雕、木雕、剪纸、嵌瓷、潮剧、英歌舞、潮乐和舞狮最为著名,多姿多彩,琳琅满目。

揭阳倚山濒海,山川毓秀,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旅游景点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阳学宫、双峰寺、黄歧山风景区、桂竹园风景区;惠来金海湾植物园、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楼、百花峰、铭湖岩;揭西大洋高山旅游度假区、霖田祖庙、广德庵;普宁培丰宝塔、马嘶岩等。

  

美食发现地

购物集中营

贝雕,贝雕是选用有色贝壳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工艺品。广泛利用各种贝壳,制成独具一格的贝雕工艺品,还是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贝雕画是巧用各种贝壳的自然颜色和形状,经过设计图稿,精心选料,雕刻琢磨,堆贴组装等工序加工创作而成的。品种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挂屏等陈设品;各种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通过雕磨和化学处理,贝壳具有十分丰富的潜伏色。在潜伏色的运用上,可以采用一层色,也可以同时彩多层色,制做出瑰丽的动人画面来。艺人们吸取了国画的概括的传统,雕塑造型技巧和刺绣技法的精华,再根据贝壳的特性创造出画面简洁凝重,清秀富丽,风格独特的贝雕工艺品。

早在宋元前后,我国民间就流行有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色彩富丽,形状奇异,自然美观。主要产于惠来县隆江镇、神泉镇。具有构图生动、色彩富丽、形状奇异、自然美观的特点。 靖海豆(米咠),是惠来县的著名特产。它香甜适口,独具风味。是人们探亲访友时的送礼佳品。惠来靖海镇出产靖海豆(米咠)已有悠久历史,现仍有几间工厂在加工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外市场。
靖海豆(米咠)是以花生仁、白糖、猪油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一种饼食类。配料和制作十分考究,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先是把花生仁炒熟,炒时要特别注意火候,使之不焦不生,香脆适度。炒好后,碾瓣去膜,把花生仁放入由麦芽糖、白糖、猪油、葱朥、橙汁等配料煮成的糖浆中,搅拌均匀,用木棒反复捶打至粉碎柔软,有一定黏度。再用大槌压平,碾成薄薄一张,这就成了豆(米咠)皮。

豆(米咠)皮做成后,中间要包上明糖。明糖是用面粉、麦芽糖、猪肉丁、芝麻、葱朥精制而成的。然后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豆(米咠)整块呈浅黄色,中间明糖部分是深褐色,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香甜可口,真是色、香、味俱佳。

包装时,先洒上粉糖,再用竹叶裹起,外加薄膜。竹叶能使之透风,薄膜可避免出油,这样便可存放较长时间。现在市场出售的豆(米咠),一般分为精装、简装、散装三种。每盒半市斤,二十小块。

由于做工考究,靖海豆(米咠)食起来很有味道,质软而不黏牙,香甜浓烈而不肥腻。配上潮汕有名的功夫茶,更是余味无穷。 揭西擂茶揭西、普宁客属地区,流行喝擂茶的习俗。夏天甚至以之代替午餐。擂茶以花生、油麻、香茶叶、园香、金不换、苦辣芯等为原料,放在带螺纹的陶钵内,用木棍擂制而成。擂茶具有咸、香、甜、苦、甘、辣等多种味道,喝之觉喉咙清爽,回肠荡气,别具风味,至今仍是客家人待客的“保留节目”。
全部 游记攻略
全部 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