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河内文庙(Temle of Literature)建于公元1070年,是由越南李朝皇帝李圣宗下令在当时的京城升龙(即今河内)修建的,用以供奉周公和孔子以及四配和72贤人,同时让皇亲国戚的子孙到这里来读书。公元1076年,李仁宗在文庙旁边建立了国子监,这是越南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国学堂。公元1259年,陈朝的第二个皇帝陈圣宗改国子监为国学院,作为培养王公贵族的后代和全国优秀学者的教育场所。到了黎朝,又改称太学堂,成为越南的最高学府。 河内文庙坐北朝南,占地26000多平方米,据说是完全按照中国曲阜文庙的建筑格局建造而成。河内文庙前后共五进庭院,代表中国文化中“水木火金土”五行,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德。 河内文庙大门正中上方,“文庙门”三个汉字醒目而庄重。跨入文庙门,其背面还有两副汉字对联。文庙大门内,豁然眼前的是一片如茵的绿草地。其间,一条稍显弯曲的砖路把游人引人第二道门——大中门。举目望去,在一片绿色草地的那边,巍然耸立着奎文阁。奎文阁不仅建造精巧,匠心独具,而且正处于文庙的中心,使人们仿佛觉得,一颗奎星正冉冉升起,放射出熠熠的光芒,照耀着文坛。 与奎文阁遥遥相对的是大成门,它们之间一方明净的池水倒映着蓝天白云,这就是有名的天光井。天光井东西两侧,整齐地排列着82块进士碑,每侧为41块。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龟昂着头,驮着一块块雕工精细的进士碑,颇有西安碑林的风范。第一块进士碑已经被驮了500多年,这以后,每一次进士考试便树起一块石碑。
公元1484年,以重视文学著称的黎圣宗下令在文庙——国子监树碑,记载从黎圣宗大宝三年(公元1142年)起考中的进士名单。所以越南民间常用这样的话鼓励子弟用功读书:“金榜石碑,千秋永存”。
从大宝三年到公元1779年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按黎朝的制度应进行110多次考试,但由于战乱,现在河内文庙只存有这82块进士碑。每块碑上部标有科举考试的时间,碑文的撰写者、书写者、雕刻者以及考取的进士名单。每一块碑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集书法艺术、龙凤花草人物等雕刻艺术于一碑,令后人赞叹不已。 河内文庙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正中供奉着孔子和七十二宿儒,前置香案,堂上有“万世师表”金字匾额,其字体和山东曲阜孔庙的匾额一个模样。侧面有演奏古乐的小厅,另一边是藏书房,藏有《论语》、《孟子》、《礼记》、《春秋》等古典中越文书籍及研究儒家学说的书刊,不少珍藏本来自中国。 越南河内文庙唯一与中国孔庙不同的是,在大成殿的后面还多了个殿,专门供奉越南的儒学大师朱文安,他对越南儒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地位等同于中国的朱子。河内还有两所重点中学,被命名为文安中学。 经过900多年的沧桑演变,国子监现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街名。而文庙则整修一新,并对世人开放,成为河内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每逢春节,河内市文化局都要在文庙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和书画展、象棋比赛以及斗鸡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人。
开放时间:7:30—11:30,13:30—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