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场公元前776年建于古希腊伊利斯城邦的奥林匹亚地区。南依阿必菲河,北靠古罗诺斯山,西临爱奥尼亚海。它与现代椭圆的运动场不同,是一个矩形建筑,周围筑有人工土堤,土堤的斜坡上是观众的席位。赛跑场西边是狭窄的拱形通道,长约32米、宽3.7米、高4.45米。这个通道是当时供运动员、裁判员和官员们使用的。运动场的跑道长192.25米,宽约32米,每次可供20名运动员同时比赛。表面未经特殊处理,起跑处铺大理石。
赛场西南部有练习场,用石柱廊围起,形成一院落。一侧建有会议厅、更衣室和浴室等。这里还有一个770米×320米的跑马场,供赛马和马车比赛用。比赛场建在阿尔菲斯河谷北面的小丘旁。小丘经过修整成为看台,最初可容纳20000名观众,后扩大到45000人,并设有160个贵宾席。公元395年奥林匹亚运动场受战争破坏,426年罗马皇帝又令人纵火烧毁残存建筑,后又遭洪水、地震等灾害而变为废墟,埋入地下。1960年古运动场被发掘,1961年进行了修复。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